硕博人才网

工资低行业认同差 社工专业毕业生逃离“本行”

  正当我国社会领域改革走向深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推进之时,半月谈记者采访获悉,作为“211工程”首批7所高校之一,某高校社工专业2013届毕业生中,除选择继续读研者外,直接就业的毕业生无一人从事社会工作。

  来自广州、上海等地高校社工专业的调研结果也显示,毕业生不入本行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一现象发人深省:社工专业毕业生为何鲜有人问津一线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为社会领域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毕业生少入“本行”

  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

  社会组织是承接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中央组织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2012年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要求,到2015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但据民政部今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仅有30多万,距离2015年的目标缺口接近20万人。

  在“社改热”和“缺社工”的大背景下,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照理绝大部分会从事本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今年刚从广东一所著名高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博士陈安娜介绍,近年来,该高校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每年只有几个,2007年竟连一个都没有。

  我国东部地区一所著名高校,其社工专业2013届共有32名毕业生,14人选择读研究生,18人选择直接就业。政府、银行等单位成为主要选择,18人中无一人从事社会工作。

  邱涛是这18名毕业生之一。跨专业考研失败后,如今他成了一名程序员,从事软件开发。他告诉记者,18名就业的同学中,有的当上了大学生村官,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则选择去当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零售企业的管理培训师,甚至还有人卖起了洋酒。

  这个班级选择读研的14人当中,也仅有5人选择了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研究方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老年学专业研究生的董亭月告诉半月谈记者:“做一线社工要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我想走一条比较折中的路,当一名社工专业教师。”

  理想难敌现实

  社工专业毕业生放弃到社工机构工作,是否因为他们不喜欢这一行?答案是否定的。记者接触了许多社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他们都曾到社工机构实习,对社会工作者留下了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印象。

  董亭月曾经在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心生SCMC、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多家单位实习,接触过戒毒者、性工作者、白血病儿童等。在董亭月的印象中,社会工作者都很认真、负责,并且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我也喜欢和人交流,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做社工很愉快,也让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生活、社会和生命。”

  因去年到台湾东吴大学当交换生而延迟一年毕业的吴丽娟,曾先后在上海、云南等地的社会组织实习过。吴丽娟说,她虽然准备跨专业报考北京大学的教育学研究生,但自己其实十分热爱社会工作专业,“我之所以不选择从事社会工作,是因为一方面工资太低,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晚,有太多不成熟的地方”。

  吴丽娟的话是许多社工专业学生的心声。邱涛认为社工行业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经济收入太低,从事这一行业并不现实,“毕竟精神满足无法解决吃饭问题”。

  社会工作目前尚存在的一些瓶颈性问题,则是令学生们对其望而生畏的深层原因。吴丽娟告诉半月谈记者,基层社工机构人员很少,工作压力比较大,向政府申请项目一般周期仅为一年,建立关系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了应付检查,有时甚至不得不做“面子工程”,使得项目的意义大打折扣。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专家督导赵芳坦言,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做到中级社工每个月工资大概是3000元,这样的薪酬实难吸引名校本科毕业生。“社会工作是一个职业,不是单纯的奉献爱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劝说学生作贡献,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更好生活的权利。”

  如何吸引年轻人

  “如果没有真正优秀的新鲜血液加入,社工行业就会越来越缺乏专业水准,结果只能让舆论认为社会工作没有特别大的价值,社工行业将陷入恶性循环。”赵芳说,社会工作对我国越来越重要,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入成为当务之急。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急需改善社工薪酬待遇、增强社工行业的社会认同度、加大对社工行业的宣传力度、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设,促进社工行业健康发展,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增强社会领域改革的人才支撑力度。

  曾是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首批社工成员的张铭伟认为,最重要的是需理顺政府和社工组织的关系,“有些地方政府需要改变主导一切的观念,适当放权让社工组织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促使这一行业发展,提升社工行业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安娜建议,教育、民政和人社等相关部门应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的职业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社工再教育体系。高等院校应注重提升社工专业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督导能力,同时应鼓励社工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通过定向委培、建立实习基地、外聘老师等方式,健全社工实习制度体系,让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得到提升。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