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升级:多培养“硕士”教师

  近一段时间,在各地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呼吁重视基础教育和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笔者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而这就需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升地方,尤其是西部本科师范院校办学层次。

  “有学上”到“上好学”,教师教育得跟上

  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教师的知识基础应当是宽厚的、多学科综合的。这种知识综合要求知识涉及面广,多学科知识融合,强调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现代教师教育专业化在教师知识的构建上的综合化趋向,要求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现实状况是许多基础教育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职前没有接受系统的教师专业教育,职后培训又不足,教育观念、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能力都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综合能力亟待提高。加之农村71%的小学教师和47.2%的中学教师是通过在职补偿方式提升学历的。而在职补偿学历教育中,存在一个很重要、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学非所用、学非所教,这就导致了教师学科知识的薄弱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欠缺。也就是说,虽然很多教师的学历提高了,但真实的教育教学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由“有学上”发展为“上好学”,这从客观上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了迫切要求。

  教师专业教育不够,在西部体现尤为充分。目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程度的数量不足和总体学历水平较低的问题,特别是中学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过少,而且多数在城市中学。

  以陕西省内教育质量仅次于西安市的渭南市为例。2011年,渭南市有高级中学58所,完全中学17所,初级中学25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7所。以上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9118人,另有1196名代课教师和兼职教师。普通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505人(其中城镇高中412人),本科学历7887人(其中城镇高中7362人);普通初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105人(其中城镇初中64人),本科学历10404人(其中城镇初中712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96499人,70%的班额在50人以上;普通高中156806人,92%的班额在50人以上。

  教师专业教育不够,还体现在现有的教育硕士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自1996年起开展硕士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专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领导型教师和高层次教育管理人才。硕士毕业生既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在职教育硕士累计招生约10.9万人,加上农村教育硕士和2009年启动招收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累计招生约12万人。要使我国1052万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中10%的人具有硕士学位,目前的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数量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相当大。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必须升级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而且涉及到教师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到教师教育的制度保障。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教师由“量”的急需转变为提高“质”的需求,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随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大学化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教师培养的高学历化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先后经历了从中等教育水平的师范学校教育到高等教育程度的师范学院教育,从师范学院的独立培养到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加大学后专门的教育课程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教育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教师教育体制。这一转变的实质,既是教师教育的质量升级,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规格提升。如美国各州均实行“大学+教育学院”的分段式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完全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接受专业学习和训练,本科学习结束后,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经过筛选,进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经过1~2年教育教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专门的训练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方能应聘教师岗位。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推进,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发展水平直接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从诸多层面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而是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的使命,更要成为教育的促进者,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确立“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学习心理知识和学生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教师知识的扩大使得教师的培养不可能在本科阶段完成,必须向高层次拓展。作为基础教育“母机”的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与研究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深化教师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已具备相关基础

  要从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向农村中小学输送大批高水平教师,就必须扩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结构调整已经完成,基本实现了教师培养“大学化”,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成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力军。这些院校从事教师教育的历史悠久,师范类专业比较齐全,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强,教师教育方面积淀的办学经验丰富,形成了突出的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并且随着学科结构的综合化,学科实力逐步增强,基础文理学科已成为优势学科,完全具备培养硕士层次高素质教师的能力。

  地方师范院校依托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这类院校与地方政府、教育研究部门、中小学、幼儿园联系密切,对当地基础教育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有联合培养培训基础教育教师的经验,所培养出的教师的地方适应性和针对性也很强。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设置硕士点,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对提升地方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经济思想、高等教育管理)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硕博人才网 版权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硕博人才网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的人才招聘网站,是国内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誉保证。并提供招聘会信息、人才市场信息。